传销有了新“外衣”!警方最新提醒

日前,北京警方通报去年以来针对新型传销团伙打击情况:多个违法犯罪团伙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销售所谓“收藏品”,并通过招募会员,循环售卖炒至高价,造成“底层会员”承担高额损失,已有48个团伙被打掉。  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六支队支队长杨立华介绍,去年以来,北京市出现多起涉玉石、字画、红酒等收藏品抢购转售类警情。警方侦查发现,犯罪团伙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搭建网络交易平台,以销售玉石、字画、红酒等难以确定

- 阅读全文 -

多人中招!“门票转让”式诈骗该咋防?民警提醒

近日,多地演出市场开启“演唱会时间”。热门演唱会、音乐节“一票难求”,买不到票的歌迷转而购买个人转售的门票。然而,这些“转让门票”背后却可能藏着诈骗套路。↓↓↓  购买个人转售的演唱会门票套路多  这些情况一定要提防  日前,青岛某音乐节开票,音乐爱好者小楼没有买到门票,但在社交平台看到一条“转让门票”的信息。小楼通过私信与对方取得联系,“我问他多少钱,有没有购票证据。他把订单截图发给我,我就相信

- 阅读全文 -

提示:警惕孩子使用的设备安装密聊软件

近日,有犯罪分子使用“猫池”(Modem pool)、GOIP 、多卡宝、VoIP等密聊软件,通过花言巧语哄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等内容,因其加密通讯的私密性强,尤其是“阅后即焚”的功能,使其可能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未成年人单纯的思维,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红包返利、破解“防沉迷系统”、伪装明星要求粉丝应援打榜、进入明星粉丝群收费等旗号,通过密聊软件诱导进行转账操作,或通过

- 阅读全文 -

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侵害权益等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的风险提示》。《提示》称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其实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这些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7期风险提示,提醒有借款需求的广大消费者要选择正

- 阅读全文 -

河南两地公安发布警惕POS机诈骗提醒

日前,河南孟州市、沁阳市两地公安机关官方公众号发布《 “免费赠送”不可信!警惕POS机诈骗》,再次强调免费送POS机的背后,或许是套路和陷阱,提醒群众保持警惕。公安机关表示收到上述内容大同小异的短信,不用理会就行了,千万不要回复数字1,因为一旦回复以后,电话号码就会在骗子的短信群发后台登记,就会接到骗子的电话,骗子一般会告诉你,可以给你邮寄一个新机器,各种费用都不用,免费邮寄。公安机关还强调了骗子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