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八类60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互联网在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所觊觎,其利用各类电信网络诈骗伎俩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令人防不胜防。上海警方在加大破案打击力度的同时,悉心收集各类常见案例,对犯罪伎俩进行揭露并整理,希望对大家的防骗、识骗能力有所裨益。一、仿冒身份欺诈:通过冒充伪装成领导、亲友、机构单位等身份进行欺诈。1.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分子获知上级机关、监管部门单位领导的姓名、办公电话等有关资料
互联网在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所觊觎,其利用各类电信网络诈骗伎俩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令人防不胜防。上海警方在加大破案打击力度的同时,悉心收集各类常见案例,对犯罪伎俩进行揭露并整理,希望对大家的防骗、识骗能力有所裨益。一、仿冒身份欺诈:通过冒充伪装成领导、亲友、机构单位等身份进行欺诈。1.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分子获知上级机关、监管部门单位领导的姓名、办公电话等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一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2年9月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2022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电信治理第三章 金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的风险提示》。《提示》称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其实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这些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7期风险提示,提醒有借款需求的广大消费者要选择正
95号段来电,被骗10万2022年初,李先生接到一个号码为9548XXXX的电话,对方向其推销贷款。看到似乎是正规机构来电,缺钱的李先生便立即申请了1万元的贷款。在对方的指导下,李先生下载一款金融App,并用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进行了注册。正当李先生等待放款时,App却提示他的银行账号不正确,为了更改账号,李先生按照对方客服要求,又给对方账号转账了一笔数额不小的手续费。然而,账号错误、提现需要